[设为首页] [加入收藏]

打哈欠也是晕针表现

发表时间:2015-09-29 15:20 来源:2213养生网 责编:百味人生
  
  针灸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好方法,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应针灸,有些人会出现晕针的情况,轻则头部不适,重则会丧失意识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又该如何预防晕针的这种现象呢?
  晕灸
  简介: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。多为轻症,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。应引起注意。其临床表现,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。
 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。多为轻症,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。应引起注意。其临床表现,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。
  原因
  关于晕灸的原因,《标幽赋》曾云:“空心恐怯,直立侧而多晕”。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。
  晕针的症状和预防方法为什么会出现晕针
  晕针的症状和预防方法为什么会出现晕针
  (1)体质原因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。体质虚弱,精神过于紧张、饥饿、疲劳,特别是过敏体质,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。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,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。
  (2)刺激原因穴位刺激过强,可致晕灸。所谓过强,因各人情况不一,很难度量比较。在刺激的种类上,以艾灸多见。
  (3)体位原因一般来说,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。晕针
  (4)环境原因: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,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,诊室中空气混浊,声浪喧杂等。
  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期。
  先兆期:头部各种不适感,上腹部或全身不适,眼花,耳鸣,心悸,面色苍白,出冷汗,打呵欠等。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。
  发作期:轻者头晕胸闷。恶心欲呕,肢体发软凉,摇晃不稳,或伴瞬间意识丧失。重者突然意识丧失,昏扑在地,唇甲青紫,大汗淋漓,面色灰白,双眼上翻,二便失禁。少数可伴惊厥发作。
  后期:经及时处理恢复后,患者可有显著疲乏,面色苍白,嗜睡及汗出。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。
 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,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,被称为延迟晕灸,应特别注意。
  哪些人不宜针灸
  糖尿病人群: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,一旦形成伤口,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,也不容易愈合,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,还有可能引起伤口、针口的感染,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;
 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:例如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,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,或者是难以凝血,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,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;
  皮肤感染、溃疡、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;
  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。
  如果在针灸过程中出现晕灸的现象要及时和中医师反应。
  爱生活,爱养生,爱2213,爱健康。
(2213养生网)
分享到:
  • 上一篇:胆结石戒吃海鲜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本文来自:2213养生网禁忌栏目
  • 本文地址 :http://www.2213.com/ys/15483.html
  • 凡作者为"本站原创"的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2213养生网提醒您:进入当季是流感、流脑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请2213养生网的朋友位注意疾病预防,加强适度锻炼,情绪稳定,劳逸结合。如果你认为有价值的文章,请向您的朋友推荐!养生就上www.2213.com。
    Copyright © 2014。 221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213养生网 版权所有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对于评价有异议及要求删除,请书面实名与我们联系。 网站地图 软文邮箱:admin@2213.com